5月23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張迎春主持召開智慧湘潭項目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趙新文,以及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相關領導,各縣市區(園區)和市直有關單位主要領導50余人出席。湘潭智城聯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柯及公司經營層參加。
會議聽取了市智慧辦關于智慧湘潭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和國家信息中心關于《智慧湘潭建設總體規劃》主要內容的匯報。
建設智慧湘潭是201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2018年,啟動了《智慧湘潭建設總體規劃》修編,完成了智慧警務部分項目、智慧政務(一期)、家庭醫生簽約系統、智慧城管(一期)的大部分建設工作;啟動了智慧教育、基礎地理空間系統平臺、智慧城管(二期)、智慧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道安監管云氣象監測平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臺系統等項目;積極推進了智慧水務、雪亮工程、市檔案局信息化平臺的前期工作;智慧黨建、智慧團建、智慧動員、“互聯網 監督”信息化系統平臺等項目進行了實質性對接和安排。全年完成投資6.04億元(投資額正在審計)。
2019年,是智慧湘潭項目建設的關鍵之年,將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實現項目運營的根本性突破,推動縣市區、園區納入智慧湘潭建設,全面營造良好環境。
會議認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智慧湘潭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工作有有基礎、有亮點、有特色,但也有壓力、有問題、有困難,急需問題導向、理順思路、理順體制、加快推進。
會議要求,一是統一認識。智慧湘潭建設是提升湘潭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的需要,是發揮現有平臺作用、整合資源、提升效益的需要,是促進產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統一認識,形成強大合力,全面推進智慧湘潭項目建設。二是明確目標。強化基礎設施體系、民生服務體系、城市治理體系、智慧產業體系的建設,促進信息化和數字經濟發展,實現基礎設施互聯共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民生服務多元普惠、城市治理協同高效、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確保我市在國家新型智慧城市評價中位列全省前3名、全國前50名的總體目標。三是問題導向。解決干部隊伍思想意識、專業能力跟不上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問題,解決項目重復建設、浪費大的問題,解決如何整合、共享、利用數據資源這個核心問題。四是理順機制。市智慧辦、市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心負責智慧湘潭項目建設統籌協調和日常工作。在建設總體上堅持“八統、三分、兩不”原則,“八統”:是指統一歸口管理、統一標準規范、統一基礎數據庫、統一共享交換、統一共性應用開發、統一安全防護、統一項目管理流程、統一投資決策機制;“三分”:是指具體業務應用分部門、分層級、分步驟推進;“兩不”:是指對未納入智慧湘潭實施的信息化項目財政不安排預算資金,現有信息化平臺、系統未遷移至智慧湘潭平臺的不再安排運維經費,真正實現智慧湘潭的統籌建設、統一管理和整合共享。五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按照補短板、夯基礎,促整合、推應用,強運營、提效能的原則有序推動;按照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滿足功能、原平臺全進入的原則逐個實施。六是強化管理。抓緊制定智慧湘潭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和評價機制。堅持以市場換產業、以市場換技術,高新區要加強與智城公司合作,智城公司要按PPP合同約定努力推進產業落地。加強全市干部信息化知識培訓,建立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匯報制度,爭取各方重視,形成統一意志,共推智慧湘潭建設。
陶柯總經理代表智城公司作了表態發言。他表示,“智慧湘潭”站位高、組織架構好、頂層設計好、建設模式好、機制設定好,是國家財政部PPP示范工程,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認為智慧湘潭是在全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案例。智城公司有責任有信心推進智慧湘潭的建設、運營和智慧產業落地。同時,就解決智慧湘潭運營的有關問題、PPP項目政府付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提出了兩個請示,并建議加大力度推進智慧產業發展。
會議就智慧湘潭項目統一建設、體制機制、審批流程、運營和特許經營權、縣市區園區納入智慧湘潭建設體系、《智慧湘潭建設總體規劃》審定、湘潭市大數據中心選址及用地建設事宜、國省智慧項目和資金申報、PPP項目政府付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2019年建設項目和投資計劃、智慧湘潭建設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調整等提請的11項事項進行了審議。(郭熹婭)